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

1/2 期末報告

1. 坤鎮
Jessica Rawson, "Deer," London: British Museum Publications, 1984.
2. 祖賢
胡雁溪、曹儉編著,〈中國外銷瓷中的寶塔紋以及他對歐洲造園藝術的影響〉,《它們曾經征服了世界—中國清代外銷瓷集錦》(北京: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,2010)。
3. 輝煌
林士鉉,〈乾隆皇帝與滿、漢文御製盛京賦〉,《故宮文物月刊》367期。
4. 雅婷
王健華:〈乾隆墨彩書折式禦題詩耕織圖瓷板〉,《紫禁城》2007年07期,P68-75。

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

12/26 期末報告


1. 柏涵
蘇鉉淑,〈樹木紋以定州地區雙樹紋為中心〉,《東魏北齊的莊嚴紋樣以佛教石造像及墓葬壁畫為中心》(北京:文物出版,2008),頁180-214。

2. 瑋恬
金琳,〈雲肩在蒙元服飾中的運用〉,《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》,2006(3),頁12-18。

3. 許涵
許雅惠,〈晚明的古銅知識與仿古銅器〉,《故宮文物月刊》250 (2004),頁53-63

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

12/19 清代紋飾:清宮的吉言活計與紋飾百科

一、報告主題
1. 雍正的吉言活計(宇雯)
2. 清代紋飾典故百科(雅婷)
3. 中國紋飾到達歐洲:中國風chinoiserie紋飾(何博)


二、指定閱讀
1.  嵇若昕,〈清世宗的藝術品味〉,《雍正:清世宗文物大展》,臺北:國立故宮博物院,2009,頁400-413。
2.  Alfreda Murck, "Paintings of Stem Lettuce, Cabbage, and Weeds: Allusions to Tu Fu's Garden", Archives of Asian Art (亞洲藝術檔案) 48 (1995), 32-47. 中譯: 姜斐德《以萵苣、白菜和野菜為畫——杜甫菜園的隱喻》《清華美術》, 2005-12.
3.  施靜菲,〈走向現代——清晚期,一七九六 ~ 一九一一〉,《故宮文物月刊》,276期(2006),頁26-39。→→從P.33"不只是白菜"那部份。
4.  馮冠超,〈十八世紀「中國風尚」(Chinoiserie)對歐洲藝術設計的影響及其發展〉。《中山人文學報》,34 期。

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

12/12 明代紋飾:從官樣到民間


☆ 報告主題: 一、 明代官方用器紋飾的幾種面貌(宇雯) (1)官樣典範 (2)外來要素 (3)帝王品味
二、 明代民窯瓷器的文人趣味與異國情調(恩庭)
☆ 指定閱讀: 1. 謝玉珍,〈明初官方用器人物紋的意涵〉,《故宮學術季刊》第二十五卷第一期(2007秋),頁89-150。 2. 尹翠琪,〈西苑洞天: 嘉靖御用瓷器的道教紋飾〉,《機暇明道—懷海堂藏明代中晚期官窯瓷器》(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,2012),頁42-52。 3. 謝明良,〈關於葉形盤—從臺灣高雄縣左營清代鳳山縣舊城聚落遺址出土的青花葉紋盤談起〉,《故宮文物月刊》326期(2010:5),頁36-55。
☆ 延伸參考: 4. 翁宇雯,〈真主的追隨者:明武宗及其官窯回回文器皿〉,《故宮學術季刊》第29卷第2期(2011),頁147-220。

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

12/5 圖譜與稿樣

一、報告主題

1. 敬請批評指教:從插圖裝飾看紋飾的意涵  (輝煌)

2. 《方氏墨譜》和《程氏墨苑》 (何博)

3. 繪畫、圖像與紋飾  (瑋恬)

二、共同閱讀

1. 馬孟晶,〈第三章:《十竹齋箋譜》的內容與性質〉,《晚明金陵《十竹齋書畫譜》與《十竹齋箋譜》研究 》,台北: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,1992,頁93-114。

2. 柯律格著,黃曉鵑譯,〈圖繪的地位〉,明代的圖像與視覺性》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11,頁23-83

3. Lin Li-chiang,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Images: The Ink stick designs and the printing of the Fans-shih mo-p'u and the Ch'engshi mo-yüan》, ch. 4.

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

11/28 宋元紋飾

一、報告主題
1. 磁州窯及其相關問題(閔俞)
2. 宋元的花鳥草蟲紋飾(坤鎮)
3. 元青花及其相關問題(瑋恬)

二、共同閱讀
1.中野徹,孔六慶譯,〈宋代陶瓷的紋樣〉,《陶瓷研究》,1989:3期
2.中野徹,孔六慶譯,〈遼金元陶瓷的紋樣〉,《陶瓷研究》,1989:4期
3.石守謙,〈寫實與繪畫的宋元時代文飾-中國歷代文飾辛考篇〉,《故宮文物月刊》,第6卷4期,民77,頁42-53。
4.Whitfied,Roderick,Fascination of Nature:Plants and Insects in Chinese Painting and Ceramics of the Yuan Dynasty (1279-1368),(Seoul:Han Byong-hwa Yeyong Publications ,1993) CH4
5.Medley, Margaret, "Decoration and Chinese Ceramics," The Burlington Magazine, vol. 118, no. 885 (1976), pp. 808-17.

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

11/21 六朝到唐代紋飾II:絲綢之路與國際樣式

一、報告主題
1.佛教紋飾實例:寶相花紋(恩庭)
2.祆教裝飾圖像(閔俞)
3.金銀器上的動物紋飾,以Jessica Rawson的研究為例(郡儀)
4.紋飾實例:海獸葡萄紋(許涵)

二、共同閱讀
1. Jessica RawsonThe ornament on Chinese silverof the Tang dynasty(AD618-906)London: British Museum Publications, 1982, Ch1&Ch3.
2.顏娟英,〈唐代銅鏡文飾之內容與風格〉, 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60:2(1989),頁289-366
3.榮新江,粟特祆教美術東傳過程中的轉化-從粟特到中國〉, 收入:巫鴻主編,《漢唐之間文化藝術的互動與交融》(北京:文物,2001),頁51-67

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

11/14 六朝到唐代紋飾I:絲綢之路與國際樣式

一、報告主題
1. 以穀倉罐的佛像裝飾與寶塔紋為對比,討論紋飾(裝飾)的象徵意義 (雅婷)
2. 裝飾圖像:佛教石窟與墓葬的互動 (輝煌)
3. 佛教紋飾個案 (坤鎮)

二、共同閱讀
1. 蘇鉉淑,〈東魏北齊寶塔紋研究〉,《藝術史研究》第八輯 (2006):323-363。
2. 林聖智,〈墓葬、宗教與區域作坊——試論北魏墓葬中的佛教圖像〉,《美術史研究集刊》24 (2008):1-66。
3. 八木春生,<論南朝的蓮花紋樣>《藝術學》25 (2009):147-177。

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

11/7 漢代紋飾


一、報告主題
1. 漢代紋飾中的畫像石(祖賢)
2. 漢代宇宙觀與升仙思想的體現:以銅鏡上的博局紋、天馬&車馬紋為例(許涵)
3. 雲氣紋(柏涵)


二、共同閱讀
1. 曾藍瑩,《再現與挪僭:論漢代的博局紋鏡》“Representationand Appropriation: Rethinking the TLV Mirror in Han China,” Early China (Berkeley), no. 29 (2004), 161213.
2. 巫鴻著,鄭岩、王睿編,〈四川石棺畫像的象徵結構〉,收入氏著《禮儀中的美術》,北京: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書店,2005,頁167-185。
3. 參考閱讀
酒井敦子,〈中國南北朝時代における植物雲氣紋について〉,《美術史》147(1999),頁66-81。

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

10/31 商周紋飾


一、報告大綱
1.引言:商周紋飾研究史回顧 (玲瑋)
2.商周紋飾分類與「先秦銅器紋飾資料檢索系統」(玲瑋)
(*此部分預計用朱鳳翰《古代中國青銅器》的紋飾分類進行討論,思考現行的青銅器紋飾分類與命名方式。另外,也將介紹臺北故宮的「先秦銅器紋飾資料檢索系統」
http://decoration.npm.gov.tw/decoration/System/Search/index.jsp)

3.商周紋飾研究實例一以鳥紋為例 (柏涵)
4.商周紋飾研究實例二以東周人物狩獵紋為例(祖賢)


二、共同閱讀
1.Sarah Allan, "Art andMeaning," in ed. Roderick Whitfield,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Early Chinese Ritual Bronzes,. (London: SOAS. Colloquies on Art & Archeology in Asia), pp. 9-33.
2.張長壽、陳公柔,〈殷周青銅容器上鳥紋的斷代研究〉,《考古學報》第 3 (1984),頁265-286
參考閱讀:
許雅惠,〈東周的圖像紋銅器與刻紋銅器〉《故宮學術季刊》20:2(2002),頁63-108,207

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

10/24 中國紋飾研究的面向

一、報告主題 1. 整體研究概況(許涵) 2. 個案研究(坤鎮) 3. 名物考證(輝煌) 4. 吉祥寓意解讀(姿琳) 5. 形式演變研究(祖賢) 6. 視覺心理學(柏涵) 二、共同指定閱讀 1. Jessica Rawson, Chinese Ornament: the Lotus and the Dragon, London: British Museum Publications, 1984, Ch 2. 2. Jessica Rawson, "Cosmological Systems as Sources of Art, Ornament and Design," Bulletin of the Far Eastern Antiquities, Stockholm, no. 72 (2000), pp. 133-189. 3. 揚之水,〈「大秦之草」與連理枝─對波紋源流考〉,《曾有西風半點香─敦煌藝術名物叢考》(北京:三聯書局,2012),頁82-107。

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

10/17 歐洲與伊斯蘭的紋飾傳統簡介

一、報告主題
(一)伊斯蘭紋飾的傳統
1. 伊斯蘭紋飾:阿拉貝斯克紋飾【瑋恬】
2. 伊斯蘭紋飾:文字紋飾【何博】
3. 日本研究伊斯蘭紋飾的觀點【宇雯】

(二)歐洲紋飾的傳統
4. 以Owen研究歐洲紋飾為例【雅婷】
5. 以Rigel 研究歐洲紋飾為例【恩庭】

(三)伊斯蘭與歐洲紋飾交流
6. 以
陶瓷器和絲織品的紋飾為例【閔俞


二、共同指定閱讀
1. Rosamond E. Mack,"Introduction," Bazzar to Piazza: Islamic Trade and Italian Art, 1300-1600 .pp1-14. (按篇名下載檔案^^)
2. John Summerson, Classical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.

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

閱讀文章

Paul Greenhalgh, Quotations and Sources on Design and the Decorative Arts, Manchester; New York: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, 1993, pp.1-26.

施老師給大家的文章,請點入文章名稱下載電子檔喲!

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

課程綱要


週次/日期
單元主題
報告人*
第一週9/12
課程介紹/導論


第二週9/19
停課一次
改成聽9/23(Prof. Michael North演講(10:00~12:00 文學院會議室)

第三週9/26
紋飾的定義 (essay writing)


第四週10/3
參觀故宮:10/5(17:30~20:30


第五週10/10
國慶日放假一天


第六週10/17
歐洲與伊斯蘭的紋飾傳統簡介
翁宇雯、張瑋恬、張閔俞、   于恩庭、葉雅婷、何    博
第七週10/24
中國紋飾研究的面向
許    涵、徐柏涵、林坤鎮、   柯輝煌、饒祖賢、陳姿琳
第八週10/31
商周紋飾

徐柏涵、饒祖賢
第九週11/7
漢代紋飾

饒祖賢、許    涵、徐柏涵
第十週11/14
六朝到唐代紋飾I:絲綢之路與國際樣式

柯輝煌、林坤鎮、葉雅婷
第十一週11/21
六朝到唐代紋飾II:絲綢之路與國際樣式

張閔俞、許    涵、于恩庭
林郡儀
第十二週11/28
宋元紋飾

林坤鎮、張瑋恬、張閔俞
第十三週12/5
圖譜與稿樣

張瑋恬、柯輝煌何   博
第十四週12/12
明代紋飾:從官樣到民間

翁宇雯、于恩庭
第十五週12/19
清代紋飾:清宮的吉言活計與紋飾百科

何    博、翁宇雯、葉雅婷

第十六週12/26
期末報告


第十七週1/2
期末報告


第十八週1/9
期末報告



*報告人欄位中,排第一位者為小組長!